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旅游业发展智力支撑的旅游教育,其发展模式也随之呈现出多样态势,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其中之一。日前,记者前往上海锦江国际理诺士酒店管理专修学院,一探究竟。
金秋,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校园内,绿草茵茵,一幢幢漂亮的教学楼错落着,点缀在校园各处。走过满眼绿色,一幢米白色洋气的教学楼赫然眼前,这便是上海锦江国际理诺士酒店管理专修学院了——一所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特色的学校。
办学十年来,该学院毕业生签约率已达98%,且平均每个学员在毕业时能获得3到5个酒店的录取邀约。在成功拿到录取的学生中,90%分别被锦江国际集团旗下的高星级酒店、四季、里兹卡尔顿、凯悦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录用。已有130名学生分赴美国罗瑞特教育集团旗下在瑞士、西班牙、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酒店管理院校继续深造。2011年,该学院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评为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建设表扬单位。2012年,学院成为上海非学历教育机构中唯一正式获留学生招收资格的学院,目前外籍留学生占学生总人数35%以上。2013年,学院顺利通过了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中外合作办学认证。
创立:服务锦江国际集团发展战略
锦江国际集团在世界全球酒店集团300强中排名第9位,是中国最大的酒店集团。
早在2003年,迅速发展的锦江国际集团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和锦江酒店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创办一所与锦江酒店业发展战略和地位相匹配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酒店管理学院,培养有国际视野的酒店管理人才,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美国思尔文(Syl-vian)教育集团(现为美国罗瑞特教育集团)也正在关注亚洲,特别是看到了中国酒店业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希望将其旗下的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成熟的酒店管理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市场,为中国酒店业发展服务。
由此,由隶属于锦江国际(集团)的上海锦江国际管理专修学院和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共同投资创办的上海锦江国际理诺士酒店管理专修学院诞生了。这是一所专门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高等非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位于瑞士布鲁士、具有60年历史的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一流的国际酒店管理学校。上海锦江国际理诺士酒店管理专修学院(以下简称;锦江理诺士)作为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的海外分支机构,于2007年获得了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校认证机构——新英格兰院校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的认证。
锦江理诺士自2004年正式开办以来,共招收了1800多名全日制学生和约200名非全日制学生,其中国际生382名,毕业生1400多名。毕业生中,90%从事高星级酒店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其中在外资酒店从业的超过50%。记者在学院对学生的回访调查表中看到,“锦江理诺士教会了你什么”一栏中,学生们反映:了解到各部门运作;可立即上岗;理论和实践课都很有用;英语能力等。
特色一:引进国外教学体系,全英文教学
第一批由国家旅游局派出留学归来、从我国旅游教育起步就从事旅游高等教育达30多年的锦江理诺士校长余炳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瑞士的酒店教育盛名于世界,我们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瑞士酒店教育的办学模式,旨在创办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酒店管理学院,为迅速发展的锦江国际集团和我国现代酒店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管理和服务专业人才。
因此,该学院严格按照母体机构瑞士理诺士的办学理念,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引进《教师手册》、《教学评分手册》、《学院手册》、课程大纲等优质资源,确保学院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完整性。学院的专业课程全套引进母体学校——瑞士理诺士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经过多年锤炼和检验,并经过美国新英格兰院校协会认证,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
据了解,锦江理诺士只设一个酒店管理专业,根据学生来源不同分为:国际酒店管理专修课程,招收高中毕业生;国际酒店管理研修生课程招收有大专以上学历或拥有丰富酒店业工作经验的人士。
以国际酒店管理专修课程为例:该课程学制为三个学期在校学习阶段和5-10个月实习阶段。课程为学生提供酒店运营知识,包括餐饮、房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同时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设置了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研究技能。另外,该课程还提供第二外语的学习,外籍学生可选择学习中文或法语,中国学生可学习法语。
据介绍,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前两个学期以酒店营运技能为重点,第三个学期以酒店管理知识为重点。每个学期都设置了一定课时的通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生存和工作技能。
此外,该学院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十分重视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如国际酒店管理课程设置了厨房操作课程、餐厅服务操作课程和客房服务操作课程,由专业操作老师进行现场教学。比如,厨房课程分为冷厨、热厨和糕点制作,学生轮流在三个操作平台亲自实践,出品由在餐厅消费的教师和其他班级学生进行品评,指导教师最终做出评判。
记者在学生餐厅看到,学生们各就其位,为前来就餐的老师和学生提供餐食和服务,而教师也随时从旁指点。记者看到,一位学生在给校长服务时,用了中文,校长当即纠正说:请用英文。这对学生来讲是个很及时的提醒。
据介绍,在这里,学生们既是在服务,同时也是在上课,这种做法为的是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强化操作,体会所学。用校园执行总监、教务长SachaStocklin博士的话说,实践课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SachaStocklin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不要单方面进行灌输,要交流要对话。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每20分钟变换一种教学方式。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所占比例约为40%,其余时间采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剖析、录像观看、一对一问答等多种形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强化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全英文教学也是学院的一个特点。学院重视英语教学,所有教师均有能力用全英文授课。教师团队中半数以上为外籍教师,所有 教师均有资深的行业背景,高年级教师均有硕士以上学历。
此外,学院引进瑞士理诺士的学生管理体系——优秀标准(StandardsofExcellence,SOE),以国际酒店业高星级标准为参考系,对学生缺勤率、仪容仪表和行为规范实施全面考核,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质。
学院还定期邀请上海酒店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兄弟院校的知名老师前来进行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给学生讲授行业前沿的经验、理念和研究成果。学校的就业安置部门定期邀请酒店高管来学院演讲,邀请行业领袖在毕业典礼上作演讲嘉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对行业的认同感。
特色二:学分互认,资源共享
作为罗瑞特教育集团旗下的院校,锦江理诺士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其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身职业发展。同时,罗瑞特教育集团还为旗下学院的教职员工提供科研发展经费。
对教师而言,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设立了Moodle网络平台,所有理诺士姐妹院校可上传或下载教学相关信息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资料、教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教师可选读罗瑞特为教师发展提供的网络课程,包括专业进修和学历深造,并获得学费减免;每年,学院选派2名教师赴瑞士理诺士培训专业和教学技能。同时,瑞士理诺士定期安排资深教师来学院监督教学质量,提出改善建议。
对学生而言,锦江理诺士学生修完一定学分或者毕业后可以进行学分转换,前往理诺士其他分校继续学习。理诺士其他分校的学生也可以前来锦江理诺士学习。
作为合作方的中方这边,学院所依托的锦江集团为支持学院发展,有效协调与我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所在地上海师范大学的关系,在教学楼租赁、教学设备等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源,使学生们可以充分享受到上海师范大学的各种资源和设施。比如,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图书馆是该校的学术合作伙伴。根据学院与之签订的资源共享协议,学院师生可享用两校的图书馆资源。
同时,锦江集团积极参与学院招聘活动和教学活动,定期派中高层管理人员来院演讲,接待学生参观酒店和进行学术研讨,并吸纳学院毕业生实习或就业。
此外,学院作为锦江国际集团的人才培训基地,为集团酒店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多年来,学院受锦江国际酒店集团委托,开办了中高级管理人员一年制、半年制培训班共3期,管理培训生培训班1期,酒店早餐西式厨师培训班共4期,参训学生逾200名。
此外,学院受中方锦江国际集团的委托,先后举办了四届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以及三届锦江国际集团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前培训班。经过培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赴美留学归来人员中,大多数已成为集团的中坚力量,踏上了部门总监以上的高层管理岗位。
记者手记:
在锦江理诺士采访时,有几件事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楼内环境装饰突出酒店特色,以酒店环境和工作场景图片为内容,很好地营造出酒店的奢华氛围,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和对高星级酒店的认知。据介绍,学院旨在藉此营造酒店教学情景和氛围。
教学楼内环境设施整洁卫生,堪比国外学院的设施水准和维护水平。据说,教务长对整洁的要求很高,不整洁不卫生随时清理。
由此联想到有些学校不尽如人意的培养环境。培养酒店业服务人才,没有优雅环境如何体会高档奢华或洁净舒适?如何养成职业意识和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普遍比较明确,如对烘焙感兴趣——就是来学这个的;将来要当总经理、星评员;性格外向,将来要做市场营销等等。因为喜欢所以向学,这样的学生将来就业时流失率会小很多。
教务长SachaStocklin博士在回答记者提出学生职业忠诚度的培养问题时也表示,要改变观念,服务行业不是低收入行业,也需要沟通和服务技巧。此外,酒店应从收取的服务费中考虑给职工更多福利,工资分级也应该更合理。酒店应为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政府方面应在重视高星级酒店建设外,多考虑酒店人才素质的培养问题,应多支持人才培养,给教育以更多的施展空间,严格把关国际化教育标准,使培养更见效,使酒店行业更吸引人。
(中国旅游报)